【安全一騎 GO】2025 foodpanda守護行動

行車前/行車中,有哪些關鍵事項你一定要注意?

看影片 + 測驗,千元好禮等你帶回家!🎁

早鳥再享7-11電子票券 $200💰

詳細內容

注意事項

#安全一騎GO#2025foodpanda守護行動

  • 活動時間:2025/04/01 (二)00:00 ~ 04/30(三) 23:59

  • 公布得獎:2025/05/06 (二) 寄發通知信件至夥伴於foodpanda登記的電子信箱,並公布於外送夥伴官方平台

  • 【參加專屬獎】活動資格:
    活動期間內,完成至少1張訂單配送+安全一騎GO測驗,達 80 分即可參加抽獎,每人限得一項獎品!
    #貼心提醒:建議搭配觀看《外送職人的解憂雜惑店》影片😎答案都在影片裡。

     

  • 【參加專屬獎】活動獎項:

    • 抽出5名,贈送Looking F-911V 機車行車紀錄器(價值$6,300/個)

    • 抽出10名,贈送品牌Astone安全帽(價值$3,600/個)

    • 抽出10名,贈送品牌兩截式雨衣(價值$1,480/個)

    • 抽出20名,贈送6孔小保溫箱(價值$1,100/個)

    • 抽出300名,贈送7-11 電子票券100元

  • 【早鳥限定獎】
    活動期間內,前200名完成至少1張訂單配送+安全一騎GO測驗且分數達滿分,即可領取7-11 電子票券200元
    #再次提醒記得搭配《外送職人的解憂雜惑店》影片🎞️。

  • 臉書社群心得分享活動
    活動期間內,只要完成【參加專屬獎】+參加foodpanda riders(TW)貼文任務,就有機會把胖胖達娃娃iPhone 16 Pro帶回家🤩!

點我立即前往

目前 5374 人已測驗

個人資料填寫

此為必填欄位
此為必填欄位
此為必填欄位
性別
性別
此為必填欄位
年齡
年齡 18歲-22歲 23歲-30歲 31歲-44歲 45歲-60歲 61歲以上
此為必填欄位
主要上線城市
主要上線城市 基隆地區 雙北地區 桃園地區 新竹地區 苗栗地區 台中地區 彰化地區 南投地區 雲林地區 嘉義地區 台南地區 高雄地區 屏東地區 宜蘭地區 花蓮地區 台東地區 澎湖地區 金門地區
此為必填欄位
問題一:行車時,應注意哪些事項?

*此題為單選題

問題二:行車前,應檢查機車哪些地方來確保安全?

*此題為單選題

問題三:影片中,前輩有提醒需檢查「儀表板」上哪些項目呢?

*此題為單選題

問題四:影片 00:25~00:30 處,檢查後照鏡時提到以下哪一句話?

*此題為單選題

問題五:影片 00:34~00:38 處,檢查煞車系統時,以下哪項說法是正確的?

*此題為單選題

問題六:機車輪胎應檢查哪些項目?

*此題為單選題

問題七:檢查機車龍頭與把手時,以下何者正確?

*此題為單選題

問題八:行車時,應與左右車輛各保持多少公分以上的安全間隔?

*此題為單選題

問題九:影片 00:39~00:43 處,檢查燈光時應留意哪些項目?

*此題為單選題

問題十:路口轉彎時,因大型車的「___」特性,會導致其轉彎時佔用較大車道空間,因此行經時更應保持安全距離。請問「___」是什麼?

*此題為單選題

你的分數

100/100

恭喜你!!金頭腦實至名歸就是在說你吧!

你已完成提交測驗,請記得查看以下分數

你的分數

100/100

恭喜你!!金頭腦實至名歸就是在說你吧!

點我關閉
外送職人的解憂雜惑店(外送技能與道路安全)

答案藏在細節裡😍!點擊【立即觀看影片】,找出所有安全重點!搭配測驗,千元好禮等你拿!

panda知識庫 - 道路安全篇(行車前大檢查)

行車前大檢查

行車前大檢查

快來看看以下油/電動機車耗材保養小知識!

  • 輪胎、煞車檢查

  • 油車版-行車前檢查

  • 電車版-行車前檢查

輪胎、煞車檢查

輪胎

輪胎是車輛唯一與地面接觸的零件,騎乘前務必檢查輪胎表面是否有龜裂、磨損或被異物穿刺等狀況,以及輪胎胎紋是否大於法規下限的0.8mm,避免輪胎產生抓地力降低、煞車距離變長,容易打滑的現象。

說的胎紋檢查就是這!

資訊來源:交通部公路局(點我前往

  • 輪胎在胎肩部附近會有三至四個輪胎磨耗指示「△」、「TWI」等圖案標誌,順著這標誌,向胎溝處尋找一塊微微突起的橡膠塊,當胎面紋路磨耗到跟此橡膠塊等高時,就表示輪胎已經面臨損耗的限度(0.8mm)。

  • 利用「五元硬幣」就可以查看輪胎胎紋深度是否足夠,蔣公給你sign!

將蔣公人頭面朝上放置胎溝測量,若平視可遮至人頭的衣服領口,表示深度足夠;反之,則深度不足

  • 注意輪胎的製造產地及製造日期。

輪胎的輪胎的使用年限依使用頻率每個人皆不相同,建議定期保養機車及進行輪胎檢測喔!

  • 輪胎製造時間如何查看?

Q:輪胎上標示1219數字是什麼意思?

A:前兩碼12=第12週,後兩碼19=2019製造

煞車檢查-鼓煞

建議定期檢查煞車,若煞車皮磨損太多建議進行更換。

  1. 按下煞車時,扣除一開始約莫1公分左右的自由間隙,讓煞車皮產生冷縮熱脹原理,輪子不易卡死,才能發揮煞車的作用。
  2. 鼓煞煞車皮是否該更換:建議以調整螺絲中間螺紋的長度來判斷。大部分是螺紋達到2.5~3.5公分就無法再調整,此時便需要進行更換,但不同的車種會有些微差異。
  3. 拉緊煞車拉桿的時候,拉桿不能碰到手把。
  4. 建議定期至機車行做全面性檢查。
  5. 若發現煞車無法順利回彈,建議更換煞車線。

煞車檢查-碟煞

建議定期檢查煞車,若煞車皮磨損太多建議更換。

  1. 運用油擠壓原理帶動煞車卡鉗來煞車。
  2. 煞車時先按左邊再按右邊。
  3. 建議定期至機車行做全面性檢查。
  4. 建議定期更換煞車油。

油車版-行車前檢查

機油檢查

Q:我的機油被吃了該如何檢查?

A:隨手可得的機油油尺,也能讓你輕鬆觀測機油量。

  1. 立起中柱。
  2. 以旋轉方式取出機油量尺並擦拭清潔。
  3. 機油油尺直接插入(不用鎖)。
  4. 取出機油油尺,檢查機油量,油面接近下限很有可能是吃機油,趕緊更換。

里程數提醒你的事!

以新車來說首次300-500km即可更換,同時也清洗機油濾網。

第二次起,約1,000km左右就需進行更換,並於每1,000-2,000km更換一次。

該換哪種機油?機油瓶上的數字代表什麼意思?

  • W是冬天英文的簡寫(Winter)

W前的數字介於0W-25W之間,代表『低溫』流動性,發動引擎熱車的時間越短。

舉例:5W會比10W在低溫下,啟動性更優、流動更佳提供引擎更快的反應時間,通常適合給市區短距離通勤者。

W後的數字介於20-60之間,代表『高溫』流動性,越高的號數越能在高溫時仍維持低流動性對引擎保護較好。

季節

W前數字

使用方式

W後數字

夏天

15W

20W

平順操控

短路通勤

平路行駛

40

冬天

0W

5W

10W

操駕激烈

長途用車

常塞車或

慢速爬山

50

60

  • 這時你心中一定會有疑問?

是不是選擇前後號數差越大,5W-50、10W-60不就代表低溫好用、高溫也耐操?

沒錯!不過價格不便宜。

當然一分錢一分貨,不同廠牌、不同價位對品質也是有影響哦!

電車版-行車前檢查

在永續環保和智慧科技的浪潮中,越來越多人選擇騎乘電動機車,但是,你對電動機車真的了解嗎?

快來看看以下電動機車耗材保養小知識!

鍊條

為維持鏈條良好動能傳遞和減緩磨損,建議每500~1000公里或下雨後進行鏈條保養(500 公里上油,1000 公里清潔+上油),請使用油封鏈條專用油將鏈條上油潤滑,若自行保養鏈條,操作前請務必確認車輛馬達關閉
平常騎乘車輛有發生異音(鏈條聲變大或腳踏有敲打感),就是上油的好時機,可讓鏈條使用壽命更長唷!若仍有問題建議回廠保養檢查。

電池

行車前檢查電池電量是否充足,並透過電動車官方APP查詢換電站位置進行更換。
提醒:電池電量過低將會因低電量保護措施所產生的限速情況。

儀錶板與燈號檢查

  • 請記得解鎖後儀表板有無任何故障警示燈亮起。
  • 左右把手的各項開關是否作動正常,喇叭是否作動正常。
  • 頭尾燈、煞車燈、方向燈是否作動正常。
  • 電子油門與電子倒車油門是否作動正常。
  • 後視鏡鏡面清潔並調整至適當角度。

電動車特別注意補充事項

  • 電動車藍芽連接方便,但一定要記得隨身帶卡片或感應扣,不要依賴手機藍芽解鎖。
  • 特別注意行人及其他用路人,提示聲音量請開到最大,在打方向燈或變換車道時可以警告後方來車,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。
  • 電動車因座椅設計緣故無法在後座固定外送大箱,可自行在後座安裝貨架,穩定行車重心,也避免外送過程中打翻餐點。
  • 補充:貨架安裝需留意法規規定!

依照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88條規定,機車附載物品高度不得超過肩膀,寬度不得超過把手外緣10公分,長度伸出車尾部分,自後輪軸起不得超過50公分,違反者,可處300元以上、600元以下罰鍰。

  • 電動車輛於行駛中若有出現馬達過熱等警告訊息時,應立即停置路邊等待馬達降溫,待降溫後,再次確認過熱警告訊息是否消失,若未消除請勿再繼續行駛,應立即通知相關專業人員進行檢修,避免車輛損

panda知識庫 - 道路安全篇(道安知識一把罩,安心騎乘有眉角!)

道安知識一把罩,安心騎乘有眉角!

良好的道安知識與防禦駕駛觀念,將幫助你安心騎乘及降低行車風險。

因此外送夥伴除服務期間需注意自身安全,相關的道路安全和行車知識也千萬不要輕忽。

所以,以下將會和夥伴們介紹,如何掌握自己的行車安全!

本篇文章將會告訴你:

  • 如何成為一名安全駕駛
  • 道路安全基本觀念
  • 如何防禦駕駛
  • 雨天上線技巧

如何成為一名安全駕駛

在上路之前,夥伴們一定要先檢查自己的機車狀況,與自己的裝備是否符合建議安全事項。

接下來就是放鬆心情,帶著良好駕駛的精神狀態,我們就可以準備上路囉~

🔷配戴符合規定的安全帽

🔷留意胎紋及煞車檢查

🔷例行性「機車保養」,與維持「強制險有效性」

🔷酒後駕車零容忍

🔷超速行駛,危險跟著你

 

道路安全基本觀念

🔶與前後行車保持安全的行車距離

  • 與前方車輛保持隨時可以煞停、不會撞到前方車輛的安全距離。
  • 與左右車輛各保持 50 公分以上的安全間隔。

🔶使用機車專用道,避免爭道風險

  • 盡可能行駛畫有機車專用之道路,不佔用其他車輛與行人專用之道路與空間。

🔶遵守交通號誌,安全有保障

  • 『綠燈行,黃燈慢,紅燈停』閃黃燈減速慢行,閃紅燈停車再開。
  • 認識標誌、號誌、標線的含意。

🔶沒有號誌管制的交岔路口的路權

夥伴們跑單時,容易會遇到各種小巷小路,路權辨識在這時就非常重要啦!

  • 在幹支線交叉路口交會時,主幹道先行。
  • 行駛於少線道車輛禮讓多線道的車輛先行。
  • 轉彎車讓直行車先行。
  • 同為轉彎車或直行車時,左方車讓右方車先行。
  • 以騎士當事人的位置判斷,由當事人左方來的車為「左方車」,由當事人右方來的車為「右方車」。

🔶行車你看到我,我看到你,讓別人清楚行駛動向

  • 開啟頭燈,適時使用喇叭提醒其他用路人。
  • 變換車道記得打方向燈,或輔以手勢明確將騎乘動態告知其他機車或車輛。

🔶遠離大型車,不要黏踢踢

  • 大型車行駛時會產生「吸」、「推」強力氣流,讓機車失去平衡,發生危險。
  • 路口轉彎時,更要注意大型車。因大車「內輪差」關係,會導致大型車轉彎佔用車道幅度大,若離大型車兩側太近,容易被大型車轉彎時捲入後輪。

🔶交通法規

  • 機車設備規格不符者,例如:煞車燈不亮、貨架過長、改裝LED燈、輪胎深度不符等,將涉及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16條及第18條規定,最高可罰新臺幣9,600元!
  • 如駕駛未領有駕駛執照而駕駛機車,交通局將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21條規定,處新臺幣6,000元以上12,000元以下罰緩,並當場禁止駕駛,吊扣車主駕駛執照3個月,且foodpanda將與帳號擁有者終止承攬合作關係!
  • 依速限標誌或標線之規定,依道路安全相關法規,為維護道路安全,如有超速違法之行為,除遭受罰鍰且事故風險將會提高!

如何防禦駕駛

每天都在騎機車,但你知道如何有效避免風險嗎?預測危險就能避開危險!

了解交通環境下人、車、路況的特性,便是交通環境中的危險因子,培養危機的應變能力,才能精準地預測可能發生的危險,進而避開危險,在危急的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行為,讓上線更平安。

不要以為別人一定會遵守交通規則

  • 「綠燈仍須確認安全空間」:自己車道綠燈時,要想到可能有人闖紅燈或紅燈故障。
  • 「前車不打方向燈不代表他不會轉彎或變換車道」:養成觀察前車動態的習慣

不要認為別人一定有看到我

  • 天色昏暗或氣候能見度低時,要將大燈打開。
  • 無法確認對方有看到自己時,建議可適當使用聲音警告裝置 ( 喇叭 ),並以目光接觸原則 ,作為雙方有相互看到的一個確認。
  • 避免一直行駛或停留在前車 /後車的視線盲點中。 
  • 大型車視野盲點很多,尤其在轉彎中,建議能避則避。

避免緊急重煞車

  • 機車不穩定,緊急重煞車容易因車輪鎖死而摔車,所以建議騎機車,應該要避免緊急重煞車,養成速度控制/觀察前方動態/ 預測危險習慣。

看不到的視野範圍就潛藏危險

  • 前車會擋到我們的視野,因此前車的行為動態要密切注意 ( 如左前方車輛突然減速 )。
  • 預測從看不到的視野範圍中,可能衝出人、車或小動物。

騎乘在正確的路線上

  • 機車在沒有畫設中心線 ( 如雙黃線或黃虛線 ) 的雙向行駛路段,仍應靠右行駛。
  • 機車停等紅燈時,注意後方車輛動態。
  • 機車直接從機車道向左跨越快車道,欲進行左轉或迴轉,風險大。

預留自己與別人空間

  • 交通環境中的人與車都是動態的,任何車輛煞車都需要時間與空間。所以當機車陷入車多之處或車陣中穿梭,容易發生碰撞,且遭輾壓的風險很高。
  • 當前方左側有汽車、右側有機車併排行駛中,此時若從二者中間超車,有一定風險。

善用聲音警告裝置、方向燈等工具,讓別人知道自己的意圖

  • 善用聲音警告裝置 ( 喇叭 )、方向燈等工具來讓其他用路人知道自己的意圖,可避免意外的發生。 
  • 行車時,雖已展現意圖,如打方向燈,仍應注意別人是否禮讓。 拿右轉當例子,若右轉時空間太大,就可能有其他機車會趁虛而入。

雨天上線技巧

預先查詢天氣、路況,讓你上線沒煩惱

🔷天氣即時預報APP ( 例如:中央氣象局APP )

🔷車況路況APP ( 例如:路況即時影像 )

🔷路況注意:保持行車距離、避開交通標線、貓眼石、人孔蓋、積水、坑洞等容易造成打滑的因素。

🔷行車前車況檢查:尤其雨天要多留意胎紋及煞車檢查,行駛時才不會發生任何的差錯。

雨天裝備穿上身,安心接單不濕身

🔷安全帽:建議配戴「全罩式」安全帽

🔷加裝護目鏡:安全帽鏡片可擦拭防潑水劑以防止起霧或積水,也可另外配戴安全護目鏡。

🔷手機防水套:記得使用手機防水套,或可以使用5號夾鏈袋包覆手機騎車將手機放在手機架上,不進水不手忙腳亂。

🔷大燈常啟:行駛時,隨時保持大燈開啟,可以讓來車即時發現你的位置。

雨衣、雨鞋樣式的大小事

🔷雨衣樣式:兩件式(上衣、下衣分開)挑選兩件式雨衣,長期騎車更全面防水,上下樓可以避免發生跌倒的意外。

🔷尺寸挑選:購買雨衣可以買大一號,因為需要穿在最外層,大小適合的雨衣不會對你駕駛時候的姿勢產生束縛感。

🔷顏色挑選:盡量選擇色彩鮮艷明亮的,並且帶反光條的,因為在雨霧的惡劣騎行環境中,明亮色彩的雨衣會極大的提高你的安全性。

🔷雨鞋、鞋套:讓鞋子不再濕漉漉的好物,防止鞋子不被淋濕 ,一樣具有保暖的功能喔!

總結

看完以上介紹後,除了我們要注意道路安全與安全駕駛的知識外,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先瞭解如何保護好自己!

當夥伴們想成為一名合格與安全的駕駛,就已經達到50%的安全保障!

除了為自己做好自我保障,也降低自身肇事風險!

另外剩下的50%,在不斷的防範未知,防範對方行車路線﹑防範機車設備可能為遇到的狀況﹑防範未知的氣候,最後加強例行性的檢查與設備保養。

你已成功解鎖安全上路!!

常見問題

Q:我遇到了警察大哥說公司大箱沒有符合法規規定,有罰單問題怎麼辦?

如遇到這個狀況,都可以清楚的跟警察大哥說明:

  • foodpanda的大箱寬度約49-51公分之內,符合法律規定的寬度之內,是完全沒有問題的!

Q:我可以同時載乘客和大箱嗎?

  • 後座載送大箱的時候,請不要同時雙載大箱和乘客,這可能會造成危險。
  • 若是要載乘客的話,建議夥伴先將大箱拆下,上線時再將大箱重新固定!

Q:新聞上提到的「外送平台食品安全」問題是什麼呢?

  • 知識庫 -「食品安全」把握黃金五點,一同成為食安達人!

點我前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