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當夥伴準備出發,都需掌握車輛特性、輪胎與煞車狀況,並維持警覺與可見度,以提升防禦駕駛與風險意識,守護自身安全。
以下整理出防禦駕駛與自我保護重點,讓你暖心出發、平安回家
1、提高可見度,讓自己被看見
機車體積小,容易被其他車輛忽視。建議:
- 保持車燈恆亮,白天、夜晚、雨天皆適用。
- 穿著鮮豔衣物,增加被注意的機率。
- 與汽車保持適當距離,避免駕駛盲點造成碰撞。
2、 穩定騎乘,防倒防摔
- 低速時注意車身與把手控制,避免左右搖晃。
- 建議穿著長衣、長褲及包覆足部的鞋子,必要時配戴防摔護具。
- 了解自己的車輛特性,尤其是加速、煞車與轉彎操作。
3、防禦駕駛,預測危險
- 觀察前方車輛動作,與停靠路邊車輛保持安全距離。
- 特殊路面:遇坑洞、鐵板、濕滑路面,提前減速、保持等速通過。
- 避免與汽車、尤其大型車並行,減少盲點危險。
4、注意視野與警覺
- 機車騎士應有「他看不到我」的意識。
- 注意巷口、人車異動、路面低矮障礙物。
- 車速越快,視野越小,保持合理速度是安全的基礎。
5、輪胎與抓地力
- 胎紋與排水性:定期檢查胎紋深度,雨天防水漂。
- 胎壓:遵照車主手冊,避免過高或過低。
- 輪胎損傷:發現外傷、變形或磨耗警示點,及早更換。
6、煞車安全
- 避免急煞車,防止輪胎鎖死、打滑。
- 入彎前減速,彎道中保持等速,避免中途煞車。
- 了解車輛煞車型式(碟式或鼓式),定期檢查保養。
7、轉彎技巧
- 同傾斜:身體與車身角度相同,適合大半徑彎道。
- 外傾斜:身體與車身角度相反,用於閃避路面異物。
- 內傾斜:身體傾角大於車身,協助重心轉移,但濕滑或不平路面風險高。
- 入彎前減速,出彎後慢速加速,保持視線領先車身。
暖心出發,安全從自己開始。
參考來源: